警惕:金价疯涨创新高,新型诈骗陷阱正肆虐!
2024.10.25

“黄金热背后的陷阱:不法分子盯上‘黄金购买+邮寄’新型诈骗,警方紧急提醒!”


近日,随着金价迭创新高,不法分子也盯上了这一热点。据报道,上海一位六旬老人在网上投资理财时被骗,购买了540克金条(约38万元),并准备通过网约车运出。幸运的是,上海警方及时发现并成功劝阻,挽回了老人的巨额损失。


类似案例在全国多地频发。福州市公安局台江分局近期打掉了一个以代收转送黄金进行“洗钱”的犯罪团伙,当场查获黄金制品90余件,总价值高达138万余元,同时串并10余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这背后,是一个名为“黄金购买+邮寄”的新型诈骗手法正在日益猖獗。诈骗分子通过各种诈骗手法获取民众信任后,诱骗其购买黄金并通过快递邮寄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既实施诈骗又“洗白”诈骗资金。


多地警方已发出紧急提醒:凡是要求购买黄金邮寄至指定地址,或将黄金当面交付给“第三人”的行为,都是诈骗。公众应提高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b0d0-1dd336d5c0f0cc21a6afcdf4c97fb2d8.jpg


“多地频发‘黄金陷阱’:新型‘黄金购买+邮寄’骗局肆虐”


2024年8月,台江公安分局茶亭派出所民警在日常走访中,敏锐地察觉到辖区快递驿站存在异常。两名陌生男子频繁前来取知名金店包装的快递,且行踪神秘,引起了警方的高度关注。


经过深入侦查,警方确定这个快递驿站已成为一起电信诈骗案件中“寄送黄金”的收货地址。于是,警方迅速布控侦查,在掌握取件人行动轨迹与犯罪事实后,果断出击,成功破获了这起诈骗案件。


这起案件只是冰山一角。近期,郑州、武汉、浙江金华市等多地频频发生利用快递、网约车运送黄金实施“线上诈骗+线下取钱”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例。不法分子为了快速实施诈骗并转移洗白赃款,不惜诱骗民众购买黄金,并通过快递或网约车运送到指定地点,给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财产损失。


“黄金为何成诈骗分子‘新宠’?揭秘背后原因”


在反诈中心与银行的严密监控下,诈骗分子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规避大额转账、异常交易等行为的限制,减少被拦截与追踪的风险,他们开始寻找新的资金转移方式。而黄金,这一高价值、易携带且易于变现的资产,悄然成为了诈骗分子眼中的“理想工具”。


黄金的实体感与信任感在某些民众心中根深蒂固,容易让人产生“真实投资”的错觉,从而放松警惕。诈骗分子正是利用了这一点,通过诱导民众购买黄金并邮寄到指定地点实施诈骗,实现了更隐蔽、更快速的资金转移。


在“黄金购买+邮寄”的新型骗局中,诈骗分子无需露面就能成功获取黄金,进行资金转移。这种手法相比线上转账更具隐蔽性和迷惑性,给案件侦办和追赃挽损带来了极大的困难。他们收到黄金后立即卖出套现,实现了涉诈资金的快速洗钱,进一步增加了追查的难度。


因此,公众应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信陌生人的投资建议或要求购买黄金等贵重物品的行为。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监管与打击力度,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fac7c8ba-a79c-4be4-aa2f-5d6217c871a2.jpg


“经济波动下,黄金典当升温,诈骗手法多元化”


受经济波动影响,典当市场迎来了新的“抢手货”——黄金。以往,典当行主要接受名牌包包、限量款手表等物品,但随着经济波动加大,这些物品的处置难度增加、估值下跌,使得典当行更倾向于接受价格创新高且流动性好的黄金作为典当物。


与此同时,诈骗分子的欺诈手法也日益多元化。他们利用不同受害者的心理,实施包括刷单诈骗+购买邮寄黄金提现、投资理财诈骗+购买邮寄黄金充值、杀猪盘式诈骗+邮寄黄金赚钱等多种诈骗手段。为了实现不断加大诈骗金额,这些不法分子甚至诱骗教唆受害者前往多个互联网贷款平台申请贷款,购买黄金后邮寄至指定地点。


然而,事中拦截仍是防范借款人掉入“黄金购买+邮寄”骗局的关键一环。但实际操作中,总有“漏网之鱼”导致助贷平台也面临受害者的“事后问责”。


业内人士指出,要更有效地防范这类新型骗局,扩大反诈知识宣传普及至关重要。只有让更多民众一接触到这类骗局就能识破其中的诈骗痕迹,才能更有效地遏制诈骗行为的发生。警方也对此发出提示:网上陌生人不论以何种理由要求民众购买或为他人代购黄金等贵重物品,并要求网约车快送、邮寄至指定地点或派人上门来取的,都是诈骗行为。公众应保持警惕,切勿上当受骗。

收起

扫一扫,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