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在过去一周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高台跳水”。自10月21日以来,伦敦现货黄金从每盎司4381美元的历史高点一路暴跌至3886美元,七日累计跌幅超过10%,波动幅度高达近500美元。
10月28日,金价失守3900美元关口。这场急剧下跌迅速传导至消费市场,国内主流金饰品牌价格随之大幅下调,周大福、周生生等品牌足金饰品价格已跌破1200元/克。

国际金价自高位“跳水”,连锁冲击波及全球市场与消费终端
黄金市场近日遭遇了一场剧烈抛售。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在10月28日一度跌至3901.3美元/盎司,单日最多跌幅达2.95%。
伦敦现货黄金同样未能守住3900美元关口,盘中一度跌至3886.199美元/盎司。
这场下跌并非孤立事件。数据显示,自10月21日以来,国际金价已累计下跌超10%。
回顾今年走势,金价在3月突破3000美元关口,10月上旬突破4000美元关口。仅仅数月内,金价一路攀升至4381美元的历史高位。
黄金的暴跌也拖累了相关投资产品。截至10月28日收盘,14只黄金ETF的跌幅均超过3.5%。
A股黄金板块同样表现疲软,豫光金铅下跌5.55%,赤峰黄金下跌4.3%,紫金矿业、中金黄金等个股跌幅均超过3%。

暴涨后的急转弯,是发生了什么?
金价此番大幅回调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分析指出,金价此前连续冲高,积累了丰厚的获利盘。随着市场避险情绪降温,风险偏好回升,资金纷纷从黄金市场撤离,转向股市等风险资产寻求更高回报。这直接触发了大规模获利了结,导致金价承压进入调整。
这种风险偏好基调得益于对中美潜在贸易休战的乐观情绪,市场注意力牢牢集中在定于周四在韩国APEC峰会间隙举行的美国总统特朗普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会晤上。

黄金的下一站:暴涨暴跌后,金价何去何从?
面对金价剧烈调整,市场观点出现显著分化。
短期而言,波动性或将成为市场常态。
花旗集团分析师认为,市场对贸易协议达成的预期以及美国政府“停摆”局面可能结束,可能在未来几天至几周内继续对金价构成下行压力。他们不排除未来3个月内金价跌回3800美元水平的可能性。
然而从长期视角看,支撑黄金上行的核心逻辑并未动摇。
美国财政风险、美联储政策路径、全球关税不确定性以及各国央行的持续购金需求,共同构成了金价的坚实基底。正因如此,摩根大通维持对黄金的看涨立场,预测到2026年第四季度黄金均价将达到每盎司5055美元。该行甚至重申,2028年每盎司6000美元的长期目标仍然有效。
对于普通投资者,专家建议保持谨慎。经济学家盘和林直言不讳地指出:“当前黄金投机气氛浓厚,普通人的对手是国外投机资本和全球央行,我认为此时普通投资人‘玩不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