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出手,金市戴上反洗钱“紧箍咒” 现金买卖黄金超10万元要上报!
2025.08.20

a3c8176d-acb4-4d4b-b414-554dbcd961fb.png


央行出手了!严控贵金属行业洗钱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在今年8月1日正式实施。


根据规定,国内从事贵金属、宝石开采、加工、交易、零售、回收等现货业务的机构,凡涉及单笔或单日累计10万元人民币(含)或等值外币的现金交易,均需在交易后5个工作日内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


此举旨在应对该行业因产品高价值、易变现、现金交易难追溯,特别是再生金回购,而长期存在的洗钱高风险。新规被视为监管层精准打击利用贵金属洗钱行为的“深水炸弹”。金晨领航建议相关商户老板及贸易商主动学习法规,增强反洗钱意识,强化风险管理,推动行业合规经营。


4041addd-5838-4977-84cf-ab3f40c85259.png


反洗钱三要点:核身份、盯异常、存记录


根据《办法》精神及行业经验,金晨领航建议各位老板及合作伙伴在再生金回购业务中,务必遵守以下自律规范。


严格核验登记身份: 依法核实客户身份,完整登记姓名、证件号、联系方式及交易用途等基本信息,确保人证相符,并妥善留存身份证明复印件或影像。


警惕大额可疑交易: 对单笔或日累计达一定金额(如10万元)的现金交易保持关注并记录。高度警惕异常行为,如拒提供信息、拆单规避、来源不明、价格异常等,发现可疑须及时上报。


完备交易档案管理: 建立规范的档案制度,确保交易凭证、客户身份资料及监测记录完整准确保存至少十年,以备核查。


wechat_2025-08-14_092406_261.png


洗钱监管加码,贵金属行业阵痛中谋转型


短期来看,新规可能对销售环节产生一定影响。例如,大额现金交易需配合身份核查等流程,或给客户体验带来细微调整。对于将黄金作为资产配置重要部分的高净值人群而言,新规或促使其重新评估投资策略。同时,贵金属从业者需加强新规学习,提升合规意识,掌握反洗钱技能——包括如何高效核查客户身份、识别异常交易特征等,以适应监管要求。


但从行业长远发展视角看,新规具有战略积极意义。它将推动贵金属行业从“粗放发展”迈向“规范有序”,通过强化大额现金交易监管,精准打击洗钱、走私等违法犯罪行为,净化市场生态,为合规经营企业创造更公平的竞争环境。


黄金在交易中闪耀的不仅是财富光芒,更承载着金融安全的责任。央行此次新规的出台,既是对洗钱犯罪的精准打击,也为黄金市场的健康发展筑牢了防护网。


金晨领航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不断优化服务,提升体验。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多监管要求,我们呼吁各位老板,持续加强贵金属领域的反洗钱工作,共同守护再生金回购互联网平台的健康发展,共建再生金交易安全合规生态!

收起

扫一扫,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