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金并非足金!一口价“黄金刺客”你怕了吗?
2024.08.16

近日,消费者群体集中反馈了一个关于黄金饰品市场的消费透明度问题:部分商家在销售“一口价”金饰时,刻意回避或隐瞒饰品的实际克重信息,甚至有商家声称无法提供克重数据,仅提供称重服务作为替代,这一行为引发了广泛关注。尤为令人关注的是,一些知名黄金品牌被曝出将非足金配件以足金价格销售,例如,在标注为足金的耳饰中,非足金材质的耳堵就占据了超过0.7克的重量,配件重量占比过半,却依然全额按照足金价格计费,这一现象被形象地称为“黄金刺客”,让消费者深感不满。


此系列消费投诉随即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当地市场监管所迅速响应,立即行动,不仅针对报道中提及的商家进行了深入检查,更将监管范围扩大至整个黄金饰品行业,力求全面排查,堵塞监管漏洞。执法人员强调,所有商家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商品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实行明码标价制度,维护市场的公平、公正与透明。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提出了“举一反三”的监管思路,即通过此次事件,深入剖析问题根源,加强行业自律,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微信截图_20240816162834.png


在行业内,不少金店推行的一口价商品模式,往往“价格醒目,克重隐形”,加之非足金配件被混同足金销售,消费者在换购或退货时更是面临重重障碍,这些问题如同潜伏的“黄金刺客”,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消费者的权益,让人防不胜防。原本,“一口价”黄金饰品凭借其对年轻消费群体追求精致与时尚需求的精准把握,以设计感与工艺价值为卖点,赢得了市场的青睐。但若此模式沦为损害消费者权益的工具,让“一口价”蜕变为“黄金刺客”,悄无声息地掏空消费者的钱包,那么这不仅是对市场公平与透明原则的践踏,更是对消费者热情的严重打击。


商家在推广一口价金饰时,若刻意隐瞒克重这一衡量黄金价值的核心指标,将非足金配件按足金价格出售,无疑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严重践踏。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拥有获知商品全面、真实信息的权利,包括其材质成分、实际重量等关键细节。一口价金饰虽强调设计美学与工艺附加值,但克重作为衡量其价值的重要标尺,其透明度与准确性不应被牺牲或忽视。


下载.png


黄金饰品中的细微配件,如耳针、耳堵等,尽管体积不显眼,却在整体价格构成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商家若将这些非足金配件按足金价格销售,实质上是变相抬高商品总价,直接侵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此举既违背了市场交易的公平原则,也侵蚀了商家的诚信基石与品牌形象。


针对此现象,执法部门已明确指示:任何非足金材质的应用,均需向每位顾客清晰披露,确保一口价商品不仅标价明确,更需包含详尽的商品信息。价签需醒目且规范,不得含糊其辞,产品名称、精确价格、含金量等关键信息均需一目了然,这是“明码标价”法律原则的底线要求,执行起来本不应有难度。对于忽视或故意规避此规定的商家,其背后可能隐藏着“套路”消费者的不良动机,应予以高度警惕。


为净化黄金消费市场,规范一口价金饰的销售秩序,相关部门将加大监管力度,对任何隐瞒真相、误导消费者的不法行为实施严厉打击。同时,鉴于消费热潮中乱象丛生,消费者亦需保持高度警觉,细致审查商品标签与证书,全面掌握商品的真实情况,包括其实际价值、材质构成及售后服务政策等。面对商家的不实宣传与误导行为,消费者应勇于站出来,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坚决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一口价金饰作为融合创意与时尚的独特商品,其魅力应源自精湛的设计与非凡的时尚感,而非通过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商家应恪守诚信经营之道,以公平交易赢得消费者信赖,而非以“套路”伤人害己,最终损害的是自身的市场声誉与长远发展。

收起

扫一扫,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