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披露,国际金价突破3200美元/盎司大关后,国内金饰价格已攀升至历史峰值。值得注意的是,4月7日当天,现货黄金与COMEX黄金价格均曾短暂跌破3000美元心理防线。
上海黄金交易所于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受国际局势复杂化影响,贵金属市场价格波动加剧,风险等级显著提升。现要求各会员单位强化风险防控体系,完善应急响应机制,确保市场稳定运行。同时提醒投资者理性参与交易,合理规划持仓结构,审慎开展投资活动。
从市场规律分析,2008年金融危机至2021年期间,黄金价格与美国实际利率长期呈现反向变动特征。但自2022年起,这一传统定价逻辑出现显著变化。据招商期货数据显示,2022年以来美国实际利率(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与通胀预期差值)累计上升318个基点,截至2025年4月10日已达2.21%。按常规逻辑推演,金价应随利率上升而承压下行,但实际情况却是同期金价涨幅超68%。
《证券时报》报道指出,面对持续走强的黄金价格,投资者群体出现明显分化:部分投资者选择长期持有,另一些则抓住行情高位出货。深圳水贝市场商户反馈,近期黄金饰品回收量较3月环比增长近20%,消费者咨询量显著增加。不过当前黄金回收价与销售价差价已扩大至25元/克,较历史常态的10元/克水平翻倍。
黄金回收定价通常参照上海黄金交易所实时金价,正规回收商会在基准价基础上进行合理折扣。专家建议投资者交易前需全面掌握市场动态与回收政策。某黄金回收企业负责人透露,尽管金价持续走高,但受行情波动影响,回收当日即抛售已成为行业惯例,鲜有商家敢留存库存过夜。这种超常规的价格表现实属罕见。
当下,黄金价格呈现出剧烈波动且看似缺乏明确规律性的态势,其上涨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究竟是什么?难道黄金市场真的已经演变成一个毫无章法、随机波动的领域了吗?
近期,全球主要经济体之间的贸易摩擦不断加剧,加征关税、设置贸易壁垒等举措层出不穷。这些贸易冲突不仅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负面影响,更对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体系造成了严重冲击。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投资和消费领域的信心也受到抑制。在此背景下,投资者为规避潜在风险,纷纷将资金转移至黄金等避险资产,进而推动了黄金价格的攀升。此外,经济政策的随意性同样是引发全球经济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国家为刺激经济增长或应对国内政治压力,频繁出台各类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的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的波动。当经济政策发生重大调整时,投资者往往会感到困惑和不安,为保护自身资产,他们往往会选择买入黄金等避险资产。
然而,近年来黄金与美元之间的传统强关联性正逐渐减弱。尤其是各国央行持续大幅增持黄金,使得黄金与美元脱钩的趋势愈发明显。据《大众日报》报道,过去15年间,全球央行持续保持净购入黄金的态势。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央行购金量同比增长54%,全年购金规模连续第三年突破千吨大关。今年1月,全球央行净购入黄金18吨;截至2月末,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增至7361万盎司,实现连续四个月增持。
与此同时,黄金开采难度日益加大。许多地区的金矿已深入地壳深处,导致开采成本不断上升。一方面,深部金矿开采需要更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支持,这增加了开采过程中的固定资产投入。例如,深部矿井需要更强大的通风系统、提升设备以及安全防护设施,这些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另一方面,深部金矿的开采效率相对较低,单位时间内开采出的黄金量较少。此外,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黄金开采过程中的环境治理成本也在增加。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导致黄金供应稀缺性进一步加剧。在需求保持稳定或增长的情况下,供应减少必然会推动黄金价格上涨。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黄金价格的逻辑正在逐渐脱离传统规律,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多。因此,我们必须认识到,黄金投资逻辑的变化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投资者在进行黄金投资时,需要密切关注全球经济形势、政治格局以及黄金市场的动态变化,充分评估风险并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对于黄金市场的参与者而言,适应这种变化、理解新的投资逻辑是在当前黄金市场中立足的关键所在。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