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饰金价格普跌,部分可低至“5字头”
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黄金价格重回“5字头”区间,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据最新数据显示,当前金价相较于半个月前已有显著下调,每克至少便宜了30元。这一价格下调与节假日期间的优惠活动相叠加,使得全国多地黄金门店在假期期间迎来了络绎不绝的顾客。
假期结束后,部分品牌黄金饰品仍延续着五一的优惠策略,使得消费者能够以更为亲民的价格购得心仪的饰品,经过优惠后的金价已经跌破每克700元的大关。一些知名黄金珠宝品牌的首饰价格更是跌至“5字头”,这无疑给购金者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优惠。
面对这一市场现象,不少有购金需求的消费者表示松了一口气,纷纷抓住这一机会进行购买。然而,也有一部分消费者持观望态度,他们期待金价能进一步下调。市场分析人士指出,黄金价格的短暂回落是市场波动的正常现象,但从中长期来看,黄金价格预计将呈现先抑后扬的态势。
据悉,五一假期期间,部分金店黄金首饰进行了大力促销,每克直减高达55元,最终实际售价约为每克650元。然而,尽管有这样的优惠,许多顾客仍然觉得价格偏高。整体来看,尽管假期饰金销售额同比去年上升了3%左右,但考虑到去年金价上涨的因素,实际销售情况基本持平。
回顾去年五一假期,婚庆市场的火爆以及“双春闰月”的吉祥年份,使得黄金饰品的销售一路飙升,优惠后金价仅为约530元/克。而今年在金价较高的背景下,能达到这样的销售成绩已属不易。
五一黄金销售额的上升,主要得益于投资金条的销售增长。随着金价从每克580多元回落到548元,并在5月6日进一步跌至545元,消费者纷纷将黄金视为投资保值增值的优质选择。然而,在黄金首饰的类别中,婚庆类金饰依然占据销售前列,其中金手链、金镯子和戒指等品类尤为受欢迎。
黄金价格回落,观望情绪浮现,后市情况如何?
中国央行黄金储备“十八连增”,业内人士预期国际金价将稳健回升
中国央行黄金储备的增持势头不减,连续第18个月实现增长,这一稳健的货币政策动向不仅凸显了央行对黄金价值的长期看好,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经济稳定的积极信号。然而,近期国际黄金市场似乎遭遇了一轮短暂的调整,五一期间,纽约市场金价一度回调至每盎司2300美元以下,较前期高点累计下跌近5%。受国际金价回落影响,终端黄金价格也出现显著下跌。
美国经济疲软,黄金价格获得有力支撑
美国经济数据近期呈现疲软态势,4月非农就业新增人数仅为17.5万,远低于市场预期,同时失业率升至3.9%,就业市场明显降温。此外,美国4月ISM非制造业PMI降至49.4,跌破荣枯线,创下自2022年12月以来的新低。
在这一背景下,美元指数与美债收益率的大幅下跌为国际金价提供了有力支撑,限制了其回调空间。尽管黄金价格经历了阶段性和技术性修正,但今年的上涨趋势依然未变。高涨之后的回调被视为助推上涨的基础与参数。
地缘政治风险的持续紧张以及通胀环境的上涨趋势,尤其是部分国家将黄金视为货币竞争手段并增持,进一步推高了黄金价格的上涨预期。预计今年黄金价格有望冲刺2500美元,即便在低位,2000美元也具备较大的修复性。
然而,市场已对美联储降息的影响进行了较大程度的预期。若美联储降息行动迟缓或幅度不及预期,金价可能会出现震荡甚至回落。但总体来看,由于避险需求和去美元化带来的需求,今年国际金价预计将保持稳中有升的态势。
各国央行对黄金的购买需求波动较大,但黄金作为具有实物价值的储备资产,能够增强主权货币的信用,促进主权货币国际化。在全球货币超发、流动性泛滥的背景下,黄金的配置需求有望持续增长,金价有望维持高位。此外,黄金与股票、债券等资产的相关性较低,适合在投资组合中配置,以平滑组合的波动性。
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配置黄金理财类产品时,虽然黄金的理财参数值得关注,但不应成为主要的资产配置焦点。当前黄金价格处于高位,因此不建议一次性大量增持。相反,采取分批买入、跟进价格趋势、并结合个人需求与策略审慎入市的策略更为明智。
黄金投资并非简单的买卖行为,理解其运作机制和市场动态至关重要。正如“懂得就有收益、不懂就是风险”所言,深入了解黄金市场才能有效规避潜在风险。
长期来看,黄金具有抗通胀的属性,因此适合作为中长期的资产配置之一。然而,黄金价格也属于风险资产,短期波动较大,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因此,投资者在操作时应避免在高位盲目追涨,谨慎判断买入时机。
展望未来三五年,随着逆全球化趋势的加速和全球不确定性因素的增加,黄金市场仍有望保持强劲表现。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在当前投资品种愈发稀缺的市场环境下,持有一定仓位的黄金进行长期投资,无疑是一种相对稳妥和明智的选择。